2016青創論壇演講嘉賓簡介:張躍先生

zhangyue

張躍先生是“批改網”的創始人,曾在微軟中國擔任技術專家負責輔助翻譯和英語寫作系列產品,亦曾負責奇虎搜索引擎智能文本分析系統的開發。2010年研發基於語料庫和雲計算的英語寫作訓練與自動批改系統:批改網,獲得“決勝東方創業大賽”的“最佳商業模式”和“最具盈利能力”兩個獎項。

批改網是北京詞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,是基於語料庫和雲計算的智慧批改英語作文的線上服務系統。批改網自2011年上線以來,已經在國內大學、中學的英語教師和學習者之間廣泛使用,截止目前,已經有超過6000所學校,11萬老師,1300多萬學生使用,累積批改作文超過2.1億篇,批改網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英語寫作學習平台。

從2010年開始至今,張躍等創始人帶領團隊實地考察、並進行產品推廣的全國高校已超過500家。其中,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南京大學、復旦大學、中山大學、四川大學、黑龍江大學多所名校已經將“批改網”融入了教學、競賽、考試等常規教學項目。

四年間,依靠這種低調而扎實的推廣方式,批改網已經覆蓋了中國高校近90%的市場,並且認可度非常高。這些年的磨練,硬是將幾個曾經內斂、靦腆的標準理科男打造成了在幾百人面前演講而不怯場、“既懂技術、又懂市場”的全方位創業人才。

2014年,在“決勝東方創業大賽”上,批改網一舉拿下 “最佳商業模式”和“最具盈利能力”兩個獎項。同年,“批改網”獲得毅達資本數千萬元的A輪投資。目前,正在進行B輪融資。據官方數據,自2011年6月28日批改網正式上線以來,已有超過1600家學校超過4萬英語教師實名注冊,擁有學生用戶超過450萬。

投資方、江蘇高投毅達資本董事總經理周春芳表示,投資“批改網”主要考慮到:第一,“批改網”積累了30多億本族語語料庫和超過8000萬篇的學習者語料,在技術上形成了壁壘。第二,“批改網”為學校或各類機構提供作業、競賽和考試等服務,商業模式明確。第三,通過服務學校,每年新入學的學生,可以支持數百萬用戶的自然增長。

張躍介紹說,批改網“能夠實現機器批改作文、解放教師的基礎,在於英語的標準化特征。”機器批改作文,依靠的是數據搜索和抓取技術。批改網就是利用積累的大數據與用戶對話,及時給每位用戶個性化反饋,並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,通過反饋驅動學生學習。“比如告訴學生作文錯在哪裡,錯的原因是什麼,如何修改。將使用過程中積累的數據進行分析,生成學生診斷報告、寫作能力分析報告,驅動教師教學。”

張躍進一步解釋,“學生提交作文後,網站會將作文從詞匯、句子、篇章結構、內容相關度4個大類192個維度進行拆分,每個維度都會與批改網建立的英語本族語語料庫(即國外英語文章的素材)作對比。”

比如,在中國學生英語作文中經常出現“learn knowledge”這樣的中式英語。將這樣的搭配與英語本族語語料庫分析對比後發現,本族人使用“learn knowledge”為超低頻,而本族人表達學知識、獲取知識更傾向於使用“acquire knowledge”、“gain knowledge”。因此,會建議學生進行參考。

上面提到的4大類維度總共佔比100%,可以根據考核需要去調整每個維度所佔比例。比如,側重考核詞匯,可以將詞匯比例調高。在批改時,機器就會側重詞匯。作文改完後,機器會打分。分數越高,說明作文的表達方式越接近英語本族的表達方式。而語言是動態變化的,語料庫需要實時更新。目前,“批改網積累了30億字詞的語料庫,語料庫越豐富,對比的客觀性就越高,機器批改與人工批改的一致率就越高。”

批改網能夠走到今天,“合伙人的重要性超過了商業模式和行業選擇,比你是否處於風口上更重要”。在企業“一窮二白”的初創期,張躍靠著談感情、談理想、談未來的“務虛”方式硬是把批改網另一位創始人郭永生從金山“忽悠”到了“詞網”。張躍看中的是郭永生的“踏實、可信賴”。而郭永生也承認,“張躍在技術研發方面,確實非常強。”

2010年12月,批改網團隊參加了江蘇省高校外國語教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,並在會議上就批改網作專業報告,引起參會專家學者極大興趣。這算得上批改網團隊在業內的第一次正式亮相,博得滿堂彩。

張躍坦言,選擇高校作為批改網產品推廣的第一戰略佈局,有偶然性。在郭永生看來,高校市場推廣的過程非常艱辛,尤其在最初的地推階段,他用了“謙卑”這個詞,“一家一家地談啊,吃了多少閉門羹。”但是一旦獲得了高校市場的認可,之後中小學市場就容易很多。“高校市場一旦攻下來,就有很強的穩定性,未來即使有行業巨頭要開發這一領域,要麼買斷,要麼合作,總之,繞不過去。”張躍表示。

毫無疑問,大數據技術應用於英語學習領域的確具有開創性和前瞻性,並且真正能為廣大學習者、以及教學者提供幫助。就像人們去醫院體檢會測量血壓,醫生會根據測到的數值高低給予相應的治療。那就需要測量血壓的工具來獲取數據,同時還要對獲取的數據有一個評判診斷標準。張躍說, “批改網的最終目標就是要通過積累語言大數據,形成語言能力診斷的動態標準,從而為每個學習者生成真正個性化的診斷報告。”。

張躍展望未來,批改網產品研發的大方向是實現人機合作,利用群體智慧,增強產品的趣味性、以及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。“人工智能領域有一個共識,就是機器不能代替人工,所以人機合作才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。未來機器批改、教師評閱、學生互評、學生自評這四者將結合起來。”

發佈留言

Time limit is exhausted. Please reload CAPTCHA.